宋伟:实践智慧: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的贯通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特别阐明了“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艺术审美维度是我们领会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智慧是贯通“第二个结合”的核心范畴、关键枢纽和契合结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共同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共同关注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伦理、艺术与自由等与人类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美学问题,因此,可以将两者共同指认为一种以“实践智慧”为体用贯通的实践美学或“知行合一”美学。本文以“知行合一”实践智慧为关键枢纽,贯通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之间的互文对话与有机融合,以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中国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哲学视域、人文维度与实践智慧。
文艺美学: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独创语汇及其复杂关联
文艺美学是改革开放后学术上的独创语汇。文艺美学,建在有中国现代性之初中国与世界互动而产生的新创语汇“文艺”和“美学”之上。文艺是中国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与西方以艺为核心的艺术体系互动的结果,美学是中国的美体现在天地的普遍之中和西方的美体现在典型的艺术之中互动的结果,文艺一词也有作为艺术整体的文与艺和文之艺的文艺学两种走向。文艺美学体现为两种方向,学科体系上的文之艺的美学和体制结构上的文与艺的美学。文学美学的进一步演进,一是在文学定义上,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文学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美学上对文学定义,从文学是审美反映,到文学本质在审美特质,到美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二是文艺学的两个走向,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即以审美意识形态为主,文化研究也与美的普遍性相关。文艺美学,与之前的文艺和美学、与之后的审美意识形态一样,都有表层逻辑不通和深层学理甚通的特点,这也是中国语言传统“散文(浑言)不别,对文(析言)须别”的虚实关联结构与西方语言的“定义清晰,逻辑一贯”的实体-区分结构之互动的结果。“文艺美学”一词内蕴、关联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容。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范式与反思
20世纪中国美学已经在多向度、多层次上得到学界的充分探究,但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有所欠缺。审视20世纪中国美学复杂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生态,研究者主要运用了知识型与思想型两种书写范式,从而使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呈现丰富的样态。知识型书写范式专注于美学知识的内在发展和美学体系内部逻辑化建构的书写方式,强调美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整体性与谱系性,并可以划分为“具体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美学学术论争”“古今美学关系”等三种类型。思想型书写范式将美学视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美学“症候式”研究方法与意识形态效应,将美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进行有效整合,包括“现代性角度”“主题史方式”“审美理想史范式”“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跨文化视野”等若干类型。但是,在美学史研究和书写上依然存在一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涉及20世纪中国美学原始文献处理问题、中国美学史书写的逻辑思路问题、中国美学精神提炼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新的理论增长点,推动当代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的交流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要论述,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进行历史溯源,既是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领域,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实践的迫切需求。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创作中的反映论、人民中心论、现实主义原则和价值论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阈和时代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和提升,并进行了新的理论阐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从饮食品味到地方性审美经验的建构——关于葛亮小说《燕食记》的一次美学讨论
当代作家葛亮最新长篇小说《燕食记》,以百年茶楼同钦楼结业为引子,以叙述者“我”对茶楼一对厨师师徒的访谈展开,呈现岭南地区四代厨师的传奇人生,揭示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小说的饮食书写跨越百年,饮食的审美表达包含食物种类、制作工艺、地方口味、味觉体验、处世哲学等多元层次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的素养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深刻表明了理论的重要性与理论产生的时代必然性,是对理论工作者的巨大激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足于人类实践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在中国文艺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要实现理论的价值、发挥理论的功能,需要具备四种基本素养。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形成,经历了从艺术形态学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再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历史可以分为发生、自觉、成熟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主要由政治范式、批评范式、理论范式等三种范式所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主要包括阶级性、人民性、现实主义、艺术生产四个范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在20世纪形成了“一源多流”的发展趋势,其中国形态的建构具有未完成性特点。